百变干冰三年级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网给您整理了6篇百变干冰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百变干冰】
下午,我参加了一个活动——“科学色拉酱之神奇的干冰”,这个活动实在是太有趣了!
活动开始了,老师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把我给问倒了,题目是“干冰是什么”?我从小到大,根本就没听过干冰这个东西,更别说让我回答它是什么,我只能默默地听别人回答了。有人说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也有人说干冰的温度极低,还有的人说……刚刚回答问题的小记者都可以当老师的小助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做实验,而我们台下的小记者只有眼羡的份儿。他们上了台,按照老师的要求戴上了手套,接着,老师拿出了一个保温壶,从里面倒出了一大碗干冰。坐在台下,也能清楚地看见台上那一大碗干冰冒出的寒气,尽管离那么远,也能感受到一阵阵寒意向我袭来。冷,很冷,非常冷,感觉我的全身已被这股寒意给包裹起来,似乎再隔一段时间我的身体就会被冻僵。接着,他们依次把干冰放到前面装有半瓶水左右的瓶子里。突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瓶子里冒出了许多白色气体,越聚越多,这些气体开始争先恐后地跑到瓶子外面,就像一群刚出生的小孩子急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而这些“小孩子”的制造者就是这几块干冰。然后,老师问我们观察到了什么,有小记者说冒出了一阵白气,老师问我们这气体是什么?我们回答说:“二氧化碳的气体状态。”刚刚回答问题的六位小记者上台当老师的小助手了。他们也戴上了手套,一人领了一块干冰,然后各站两边,左边三个小记者各自把手上的干冰放到前面一个装有橙色水的瓶子里,右边三个把干冰放到装有紫色水的瓶子里。不一会儿,装有橙色水的瓶子里的水变成紫色的了,而装有紫色水的瓶子里的水的颜色变得更深了,不过两个瓶子里冒出的气也都是白色的。老师问我们观察到了什么?有小记者说瓶子里面的气泡颜色变了。气泡?哪儿有气泡?我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后,才发现原来在干冰所处的位置那儿,有许多气泡从它身上冒出来。老师纠正刚刚那位小记者说的话:“那些气泡的颜色其实没变,只不过周围的颜色有略微的改变,才显得气泡颜色变了。”现在,老师为了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观察到干冰,给我们每人发一块干冰,我很高兴,因为我想亲眼见一下干冰,也想摸一下它到底是不是很冷。干冰发下来了,和普通的冰差不多,接着我好奇的用手摸了摸干冰又立马缩回来了,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并没有感觉到冷,于是,又重新摸了一遍,这次我摸的时间长了点儿,不一会儿就又收回来了,天哪!这也太冷了吧!如果我手放的时间再长一点儿,可能就冻伤了。我们用盖子把干冰放进了自己带的装了水的瓶子里然后观察。后来老师又给我们用这些东西外加老师的“神奇的水”来“下鸡蛋”,也就是让瓶口出现泡泡,接着还用盘子制造出了巨大的泡泡,被我们称为“恐龙蛋”。快结束时,老师还提醒我们如果要保存干冰,不能放在冰箱,不然会很危险,得放在专门用来保存干冰的保温杯里。
活动结束了,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是我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最有趣的一次活动,而这段记忆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第二篇:百变干冰】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科学如同空气,淡淡的,却无处不在的充实了生活,静静等待着我们。——题记。
今天晚上,妈妈买了一盒雪月饼,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只见盒子里面“云雾缭绕”,不停地有白色云雾腾空而起,漂亮极了。这时,我发现在盒子底部有很多冰块,这些云雾都是它们散发出来的。我觉得十分有趣,便将手伸向冰块。一股刺骨的凉气向我的手指袭来,我感觉手指没有了知觉,都快僵了。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嘀咕着,这个冰块怎么这么冷?我向手指哈了口热气,我的手指才苏醒过来。这时我才注意到盒子上写着“干冰超低温,小心冻伤”的温馨提示,我告诫自己下次要三思而后行。
“干冰是什么?冰不是水做的吗?怎么会是干的?”我的心中有一连串的问号。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给我解释道:“其实,干冰虽然是冰,但是它并不是由水做成的,它是由二氧化碳压缩做成的。舞台上的云雾都是干冰,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我恍然大悟,头点得像拨浪鼓似的。
这时,妈妈拿起几块干冰准备往塑料袋里放,我立刻提醒她小心冻伤。这时,我灵光一闪,对爸爸说:“干冰不是在不断释放气体吗?如果我们把它放到袋子里打个结会爆炸吗?”爸爸说:“很有可能,咱们来试试吧!”
说干就干,我和爸爸把剩余的干冰放入袋子里打了个结,然后把它放到厨房里,关上门,静静地等待着奇迹发生的瞬间。一开始袋子还很扁,渐渐地塑料袋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像气球一样,越吹越鼓。“加油!”我心里默默念叨着。忽然,只听见“砰”的一声,袋子炸开了。这一切验证了我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看着自己的成果,我笑了,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科学是让我们发现的,只要用一双爱观察的眼睛就能发现科学,还要用一颗探索真理的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科学。——后记
【第三篇:百变干冰】
周五中午,我参加了小记者科学色拉酱活动,第一次认识了干冰,这个干冰会冒烟、会生“蛋”、会还能变成“炸蛋”和面包,真是太神奇了!
只见实验老师戴着手套,从干冰壶中取出几块零下75度的干冰放入水盒中,水面就不断地冒出白色的烟雾!老师说这是因为干冰表面有二氧化碳,它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再从液体变成气体。老师请了几位小记者上台摸了摸气雾,大家摸完后纷纷说气雾有滑润感,很像空气。接下来,老师说我们再给干冰加点颜色看看,他拿出了准备好的一杯玫红色水、一杯茄紫色水、一杯乳白色水,并各往每杯水中加了一小把干冰。这下子,每个杯口冒出了不同颜色的烟雾,像一团团五颜六色的烟火,漂亮极了!
我正看花眼时,老师笑着又说道:“这个干冰说呀,它可以给我们做好吃的,它呀会生‘蛋’!”这话让我和小记者们都十分好奇,我们睁大眼睛、屏气凝神地看着老师,只见老师在半瓶矿泉水瓶里放了点干冰,瓶口冒烟后,他用手沾了点水,轻轻抹了瓶口三下,一个小巧玲珑的“蛋”就做成了,老师又说这个蛋太小了,干冰还能生个“驼鸟蛋”,他在瓶口套上了一个气球,气球竟然越变越大。这让我们十分惊讶!
最后,老师拿出一个装水的雪碧瓶往里面放了一大把干冰,瓶口竟然不断流出长串泡沫“炸蛋”,又在一个装水的方盒子里放上干冰,气泡膨胀起来越变越大,做出了一个大“面包”,看得我们兴奋不已。
干冰呀,你真是太百变了,给了我一个好大的惊喜!
【第四篇:百变干冰】
你们知道干冰是什么吗?哈哈,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降温,形成舞台上的烟雾……
周六,绵绵的细雨也挡不住我们小记者的热情,我们满怀着好奇来到萧山日报社,认识干冰,用干冰来变魔法。我往一个装了水的瓶子里放了干冰,然后往瓶口抹了泡泡液,瓶口马上长出了一朵“蘑菇”,经过瓶子里的“烟”的培养,“蘑菇”更大了,但很快“蘑菇”就炸了,吐出了很多烟。此外我们还自制了一种新玩法:把干冰和泡泡液放入水中,杯子就会自己产生泡泡,非常有趣。
紫甘蓝汁变色的实验也很有趣。先把紫甘蓝榨成汁,和水、泡泡液倒入同一个杯子里,紫甘蓝汁变成了蓝色,再放几块干冰,紫甘蓝汁又换了一件外衣——变成了紫色,真神奇啊……
神奇的科学实验,绚烂的科学魔法,一堂课下来,我们大开眼界,大大地满足了动手魔法的快乐!
【第五篇:百变干冰】
周末,雨下得很大,但并不能阻止我匆忙的脚步,因为我将参加一堂干冰实验。赶到萧山日报九楼大厅,风趣幽默的丁老师开启了我们的神奇之旅。
“干冰是什么?”丁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就难倒了我,没想到课堂上竟然有很多小记者举起手抢着回答,有的说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一种固体形态,有的说干冰可以做灭火器,还有的说干冰是冰冷冰冷的。看来这群小记者在课前已经做过功课,这让我感到难为情,我的课前准备做的不够好,应该向他们学习。丁老师肯定了小记者们的说法,笑着说:“你们知道的还挺多,那我们接下来给干冰洗个澡吧!”说完,他就讲一碗干冰推入装满水的盆子里,我猜想干冰一定像普通的冰一样融化在水中,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干冰一入水就冒起了许多泡泡,更为神奇的是水面上冒出了很多不明白色气体,而且白色气体越来越多,仿佛在盆面上出现了一个白茫茫的迷幻仙境,看得我目瞪口呆。“这些是什么气体呢?”小记者们脱口而出:“这是二氧化碳。”……就这样在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记者进行了更多奇幻的干冰实验。
这一次活动是我与干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相当的精彩,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第六篇:百变干冰】
今天我早早的就来到了萧山日报社参加科学魔法课之一当干冰遇到……。水晶老师先给我们讲了关于干冰的知识。干冰并不是水做成的,而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所以干冰融化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我们不能直接拿手去接触干冰,因为它的温度是零下78·5度,直接拿手会冻伤。
首先老师接了半盆水,往里面倒入干冰,奇妙的现象发生了,很多很多的白色烟雾从盆里源源不断的涌出来,真的好像到了童话中的仙境,我差点以为小精灵们要从盆里面跑出来了。接着最好玩的节目来了,老师把水杯里面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些干冰,把由(100克水、25克洗洁精、5克蜂蜜和2克甘油)做的泡泡水浸湿布条,然后布条掠过杯口上面就变出了一个泡泡,而且泡泡越变越大,真是太神奇了。我们拿着准备好的矿泉水瓶,老师往里面扔了几颗干冰,白色的雾就从矿泉水瓶口不断冒出来,我伸手摸了摸凉凉的,用手指抹了点泡泡水在瓶口上,瓶口也出来一个越长越大的泡泡。我忍不住用手去摸了摸,它一下就破掉了,真是好玩极了。
水晶老师还给我们做了好多好玩的实验。把紫甘蓝做的紫色的水倒入加了洗衣粉的自来水中,水居然由紫色变成了蓝色,再加入干冰杯子里的水又慢慢变回了紫色。把干冰放进矿泉水瓶里,瓶口套上气球,气球就像有人吹一下越来越大,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干冰在融化的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吹大的。向加了红色颜料的泡泡水杯中放入多一些的干冰,不断摇晃杯子,越来越多的泡泡从杯子里流出来,再加入干冰更多的红色泡泡涌出来,说它像火山爆发真是再形象不过了。今天的科学魔法实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真希望以后能参加更多的这样的活动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