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灯三年级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网给您整理了6篇看花灯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看花灯】
提起今年春节,没有去西湖公园看花灯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不过,没关系,现在我就带你一起玩赏一番吧!
这天是大年初三,吃过晚饭后,我和爸爸、堂姐一起去西湖公园看花灯。走进南大门,我们俩小孩就被一组花灯深深地吸引住了,这就是“猪八戒吃西瓜”。它们形态各异,一个个憨态可掬。中间的一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大西瓜,左边的一只正精心地满地挑选西瓜,右边的呢,可能太心急了,一阵狼吞虎咽后正在直流口水呢!真是太可爱了!就在我看得入迷时,堂姐拍了拍我的肩膀,有些慌张地说:“书逸,你爸爸呢?糟了,我们走散了!”我们赶紧顺着人流往前寻找,只见爸爸正举着手中的相机左拍拍,右拍拍,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原来,他正陶醉在美丽的水上花灯呢!
我走近一看,天啊,太美了!“海底世界”里灯光璀璨、五光十色:金色的小鲤鱼、绿色的海草、紫色的珊瑚……五彩的灯光交相辉映,一切都显得错落有致。一条“蓝精灵”——大鲨鱼正欢快地跃出水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海底世界中。
我们沿着西湖走了一圈,一组组花灯流光溢彩,把公园装点得美丽如画,“荷花仙子”、“难忘今宵”、“筑梦未来”……让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为了让这些花灯在春节准时亮相,技术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有的甚至没赶上回家过年的班车,他们是可敬可爱的人。
我爱漳浦,更爱把漳浦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第二篇:看花灯】
秀山文化最有名的要数传承千年的花灯歌舞。
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艺术。所以秀山素称“花灯歌舞之乡”,其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后来融入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家、苗各族人民喜欢的艺术形式。
花灯表演的形式多彩。除花灯戏外,表演只有一旦一丑两个角色,旦角叫幺妹子,丑角叫赖花子或别的名字。跳时幺妹子头梳长辫,身穿大襟罗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拿花彩巾,伸直腰,踏着丁丁步,载歌载舞,表演天真活泼、诙谐、泼辣的角色。赖花子则把头扎成“半边日”,身穿对襟衣,腰系红绸带,手拿大蒲扇,踩差矮桩步,用“风摆柳”的动作围着幺妹子转,表演滑稽、诙谐的角色。唱词句型灵活,可长可短,既可长篇台上演唱,又可台下帮腔,演员与观众互相交流,融为一体……
花灯不是只有在大众场合里才可以演,在街头巷尾也随处可见。比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实验中学的操场上,校长吴成要求新生提前四天报到,开展学前教育,主要就是学花灯操。因为他认为花灯操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筋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教育。每逢晴好的傍晚,花灯舞蹈都是坝坝舞的新宏,在花灯广场,由群众自编自演的花灯歌舞,已成为县城的一道风景线。
花灯之所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是因为花灯可以锻炼筋骨,也可以从中悟出民俗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花灯富有舞蹈性的音乐。著名的花灯名曲《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登上了全国的大雅之堂,享誉国内外。
秀山花灯歌曲优美、节奏明快、风格独特,给人们诙谐风趣、喜庆欢乐之感,真不愧是秀山文化的传统精华啊!
【第三篇:看花灯】
最近在扬州的宋夹城里举行了一次花灯展览,老爸知道后就买了票,准备晚上带爷爷、奶奶、妈妈、我的表弟王蔚和我一起去看花灯。
吃完晚饭,我们便准备出发,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下点雨算什么?打伞就是啦!我们还是很高兴地出发了。因为看花的人太多,所以车不能直接开到宋夹城,我们就抄近路把车开到了一个公交站台附近,坐公交车到了宋夹城大门口。
进入了展区,第一个花灯是一根盘龙柱,在雨中那根柱子仿佛是插在海边,而雨水打在龙身上,又好似汹涌的潮水击打在龙的身上,异常生动。灯展里面有许多类型的灯: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比如田间劳动灯,有讲述文人雅士的,象苏小妹三难秦少游,还有传递美好祝福的兔年吉祥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条餐具制成的龙灯,它高6米,长30米,用了3万片盘子。在风中,它那用小酒杯做成的胡须就会随风摇动,好像活的一样。身上的龙鳞全是用盘子做成的,在雨中显得更加晶莹。龙爪是用勺子做成的,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呢!这条龙灯的创意很环保,没有使用一次性材料,结束展览后,上面的盘子、杯子都可以再使用呢!
这时下起了冰珠,我们边走边看边聊,丝毫不受影响,反而觉得这次雨雪中观灯别有一番情调。
【第四篇:看花灯】
“哇!看,这个花灯好有个性啊!”我说道。许多人都围在了这个位置有的在拍照,有的有的伸手去摸了摸,有的在旁边仔细地瞧着这个花灯。只见这个花灯做得有模有样。红红的脸,黑黑的胡须,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原来是脸谱花灯!
虽然今天的天气很冷,但阻挡不住我们的热情。整个操场一下子就变成了花灯的海洋。看!那一盏盏花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真是令人大饱眼福。花灯挤满了操场,真是热闹啊:有的花灯用红包做成,有的花灯用吸管做成,有的花灯用一次性杯子做成蜂窝状,极具有特色……花灯多,人也不少,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欣赏花灯,有的急急忙忙地拍照留念,好不热闹!我也不例外,我也跑去欣赏花灯,拍照,真开心。我兴奋极了,心想:要是每一天都可以那么热闹,那该多好啊!
虽然花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但由于今年是羊年,所以羊花灯是最多的了。有的羊花灯是用白纸连包裹起来,有的用棉花包起来,有的羊头是用鼓做成的,形状各异。最让我欣赏的就是最后那一只最大,最有特色的大羊了。
你瞧,那一只羊活灵活现的,只见它头一瞧,尾巴一甩,眼睛一瞪,真是一只生机勃勃的羊阿,它的毛由丝布做成,里面用架子撑住,角用厚纸做成,肚子上还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脚上还贴了一些小小的花,真是一只吉祥的羊啊!最让我欣赏的就是它脚踩的那一个小草坪,周围还放有金色的带子,小羊的脖子上也有呢!小羊的嘴巴呈现出微笑型,灯光在草坪的最前方,可以放出光来,最意想不到的是,这是一个一年三班的小学生做出来的!
操场上更是热闹非凡,有的在赏花灯,有的在排队拍照,有的在愉快的玩耍。操场上一片火红的花灯,更是增添喜庆的气氛!赏花灯,是人人都会做的事情,我也十分的有趣,充满了乐趣,这次的赏花灯,这也是我永久的记忆。
【第五篇:看花灯】
正月十五,一轮明月徐徐升起,我们一家三口前去运河广场看花灯。
一进入通往运河广场的古街,就看到了源源不断往里涌入的人群。很多大人拉着小孩的手,小孩的另一只手握着小花灯,左顾右盼的往前走。再看那拱宸桥,桥上早已人山人海。我们好好不容易挤到了桥的中央,站在桥高点的台阶上往下张望,也只能看见茫茫“头海”。去看花灯的人肩并肩、脚碰脚,缓慢前行。人们左一下右一下地挤来挤去,走散了在找人的就像走迷宫似的,找也找不见。再看那花灯,小小的一点,还在这人海的尽头呢。我调皮地想,这么多人,要是我们都举起手,准能遮住半边天;要是每人都撒一把汗,都可以下一场雨了。元宵节好热闹,不如叫“人宵节”算了,嘻嘻。
啊!走出“迷宫”了,终于可以欣赏花灯了。只见一排排花灯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四水环绕的“小岛”上,每个花灯的边缘都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点,勾勒出美丽的轮廓。各色各样的花灯拼出了“梅兰竹菊”四君子、公鸡、花鼓、古代房屋等美丽的图形,还有些花灯向人们介绍“丰子恺避难夜宿拱宸”、“鲁迅和周作人往来拱宸”等典故。然而最具有特色的要数这个花灯了:它在金黄色的背景下摆成了“2017”的字样,红色的数字上点缀着橙色的豹纹光点,数字上面掠过一道彩虹,彩虹上有红、黄、蓝、绿四个颜色的小人儿骑着自行车,他们在呼吁我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呢!数字的下方是一朵朵浪花,左右两侧又制作了几株植物,花灯就仿佛一条彩船漂浮在运河上似的。花灯的最外侧是两扇巨大的粉红色的翅膀,好像一下就可以飞上蓝天,似乎是在祝福我们放飞梦想、心想事成吧!
人群渐渐稀疏,我们走出了喧闹的运河广场,最后一次回头,带着我对它的留恋,跟它说再见。明年再见,热闹的花灯展。
【第六篇:看花灯】
我的家乡在秀山一带,最出名的就是花灯啦,我也是很喜欢它的。
花灯也算是家乡的一种传统文化了,据说它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学校,我们也经常跳花灯操。
每下每于节课,同学们都会早早地来操场,大家手里拿着花灯扇,等待着音乐响起。同学们站得整整齐齐。这时,耳边响起了大家熟悉的音乐——黄杨扁担,随着韵,大家都跳起了花灯,我也聚精会神地跳。每当作了一个动作,我都想起,老师告诉我的话:“其它,花灯的许多动作都是劳动人民劳动时的动作简化而来的。”看,比如:把扇子握住,两脚前后跳动,两手伸直张开,这就是人们劳动时挑着扁担走在田野上。还有一个,就是把扇子放到头上举起,这就是人们顶着烈日在劳动的动作。看着大家,我仿佛看见了劳动人民劳动时的身影。快要结束了,同学们把扇子高高举起,放眼望去,一片粉红,同学们抖动着扇子,恰似一片在海里翻腾的浪花。我越发喜欢花灯了。
其实,在我们这个地方,油菜花节、县庆等日子都能看到花灯的身影,台上表演的人都会赢得观众的一片称赞。有的人还代表全县人民到重庆去比赛呢,并且还得了奖。虽然我跳得不是很好,但它并不影响我对花灯的喜爱之情。
我回到家中,经常在家里跳花灯,拿起扇跳起来,每作一个动作,我都会想起,这是秀山人民独特的一道风景啊!我一定要将它发扬光大,把它练好。
花灯,是我们秀山人民的骄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不但好看,还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一定要将它发扬光大,它将陶醉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