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头之旅三年级作文300字6篇

时间:2024-07-31 02:28:14 一键复制

湖头之旅三年级作文300字6篇

湖头之旅三年级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网给您整理了6篇湖头之旅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湖头之旅】

文化,这个概念很广泛,却至今没有找到该如何解释这个词语。而今天,我乾西小学30余位学子们,有幸来到湖头文化大礼堂的展览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湖头文化大礼堂展览馆主要分为4个展区:书画区、民俗区、书籍区和诗词区。

我先来到了书画区,那儿满墙都是书画作品。瞧!那一幅草书,气势雄壮,如龙飞、似凤舞!看!那一幅行书,笔走龙蛇,既雄健,又洒脱!瞧!这一幅楷书,入木三分,笔力强劲!几位会书法的同学蠢蠢欲动,他们准备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就开始大显身手。他挺直身板,手执蘸了墨的毛笔,架势十足。只见他凝神定气,宣纸上的墨字一气呵成,一笔一划都见其功力,遒劲有力。不一会儿,一幅行书作品就写好了,大家看到了都是称赞连连。

民俗区是有不少我们父母辈,爷爷奶奶辈那时用的老物件。在张路前伯伯风趣幽默的介绍下,大家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书籍区里的书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这些书籍大多比较老旧,却依旧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去阅读。而诗词区中都是我们乾西湖头人自己写的诗词。从这些诗词中,我读出了湖头的文采飞扬。

今天,在湖头文化大礼堂展览馆的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了民俗文化,了解了那一代的智慧与艰苦。

校村结队,双堂双进!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吧!

【第二篇:湖头之旅】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跟着大队部来到了湖头文化大礼堂参观。

我们跟着老师走进了一个大厅,大厅里坐着几个叔叔阿姨,我们要给叔叔阿姨们戴红领巾,我心里紧张极了,暗暗祈祷着可别出什么差子,还好,戴红领巾的活动圆满完成了。接着一个叔叔走上来给我们讲课,讲以前的人们用的农耕工具:有饭篮、铁耙、小儿站桶……他还给我们介绍了各个工具的用处,比如,饭篮是装剩饭的;铁耙有平地碎土、耙土、耙草、平整菜园等作用;小儿站桶是用来让孩子不会乱跑的,因为那时候生产队很忙,人们都没有时间来照看自己的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这个“保姆”。听了这个叔叔的课,知道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接着,我又来到了一个专门写毛笔字的房间。房间里挂满了书画作品,连地上也不放过,纸上写的字都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这真是一个书法的海洋。

写毛笔字的爷爷邀请大家来试一试,写写看。我拿起笔,深呼一口气,在心里对自己说:“没事的,别紧张”我把纸铺开,认认真真地一笔一画些了起来。写第一个字时,我手一歪,把横写细了,不过,接下来,我找到了自己的状态,慢慢的写得好起来了。那个爷爷还说我写得不错呢,我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

今天的活动真有趣呀!既学到了知识,还展示了自己,真是令人难忘!

【第三篇:湖头之旅】

“呼!”今天注定是一个非凡而又富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正驰骋在二环路上。呼吸着新鲜的林间气息,奔向湖头文化礼堂。路上不再是热闹的市区而是宁静的农家风光。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见识湖头文化礼堂了!我在心里幻想着……不一会儿我

已经穿过热闹而又接地气的集市来到这里。哇!那高高的红漆柱子不仅透露着宏伟,还显示出了悠久的历史一片空旷的场地上有着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学生。随着老师的集合声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入礼堂,浓重的木香反衬出这里的古朴,有许多房间里保存着图书、书法作品、九十年代的物件等。我们来到一个房间,里面都是九十年代的东西。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到一个奇似风箱的东西旁,正猜测这是什么?想了想,看了看简介,原来木板转动产生风力,让人们酷暑更凉爽的发明。我接着又走到一个柜台旁,一看吓一跳,原来这泛黄的纸片是八十年代的粮票。在改革开放前物资紧缺,如果没有粮票是不能买粮食的。我们还参观了……我们来到了大厅听张大伯这些农具的故事,虽然他口语一般但他仍然讲的绘声绘色,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也给了我一些启示:果实来之不易!

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参观五水共治,剿灭V类水的成果!看!绿水青山成果显著!我们随后又见识了三堂七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告别了湖头之旅希望有机会再会!

【第四篇:湖头之旅】

有一句话说的好,今非昔比看变化,忆苦思甜感觉思。前几天,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我参观了美丽的湖头村。那里风景优美,水质很好,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治水前各大企业都排出恶心的污水,报刊亭里全是挖掘机铲掉堆积如山的垃圾的照片,再看看清理完了的小塘,塘水清澈见底,能看见塘底的小鱼小虾欢快的甩着尾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塘四周都是柳树,微风轻轻的吹着柳树的枝条,枝条在风中隐隐约约地动着,使这个夏天的清晨多了几分诗意。

欣赏完湖中和湖边的景物后,我从容地走进了一间屋子,看见里面全是毛笔字和画的作品,你看!那一副画上的小鸟就像真的一样,看着枝头上那红里透白的梅花,还有画里两只在土地里走着小鸭子,不知道它们在议论着什么……还有那些字,特别漂亮,如果字如其人这句话很准的话,那么写这字的主人一定长得很帅,很秀气吧!

最后,我又走进了民俗文化馆,那个屋子里大多都是古代的用品,里面的东西差不多都是木质的,我看了又看,那里面有很多东西我从未见过,比如说婴儿轿、尿桶等等。我对里面的饭蒸最感兴趣,因为这个饭蒸就跟打水的木桶一样,为什么不叫水桶却叫饭蒸呢?后来我听了一个伯伯介绍后就明白了。原来饭蒸是用来蒸饭的,以前的人们没有电饭锅,就用饭蒸来蒸饭。这个饭蒸的外表就像一个普通的木桶,可是它底下的木块却没有特别紧密的排起来,而是有一点疏松,这是为了让水蒸气从缝隙中穿过,就可以开始烧饭了。烧出来的饭味道特别好,至今都还有人喜欢吃蒸的饭,不喜欢吃电饭锅烧出来的饭。

湖头的风景和文化都不缺,是个非常值得游玩的好去处,大家可以多去湖头,感受那里的文化气息。

【第五篇:湖头之旅】

在8月19日的早晨,我又穿着白衣服,戴上了红领巾,走在去学校的路上。

到了学校,进了校门,老师叫我们把展板上的画拿下来。我们把画都拿下来了。老师叫我们排队了,排好了队,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湖头文化大礼堂楼下,老师就说:“要安静。”我们排着队走了上去。

老师又说:“一个一个地坐到位子上。”我们拿出了本子和笔,我们把包放进抽屉。然后我们认真听张伯伯说我们湖头的文化。

张伯伯讲了许多文化,比如:五水共治、两堂七廊、湖头的由来。

张伯伯讲了饭蒸、鱼套、站桶的作用。

张伯伯讲完了文化和五水共治后就带我们去参观两堂七廊,两堂七廊里有图书室、文化室还有书法室。

参观完了,老师们就把我们带到了楼下,在文化大礼堂前面拍了一张集体照,和张伯伯一起拍的!

【第六篇:湖头之旅】

8月19日,我们跟随大部队,来到了湖头文化大礼堂,感受湖头悠久浓厚的文化气息,感受老一代人民艰辛的生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充满着乡村的气息、历史的味道。

湖头继建村以来,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湖头文化也不为少数。

农耕文化,是我们这趟来的重点。蓑衣、饭蒸、盐罐、糖罐、风车……这些,在我们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蓑衣,使用一种很难腐烂的草——蓑草编织而成的。所以可以披在身上,在还没有雨伞的时代,是用来当作雨具挡雨的。后来,人们发现了棕榈也可以当做编织蓑衣的材料。饭蒸,顾名思义,就是做饭的蒸桶。饭蒸我们俗称饭桶,我们往饭蒸里倒上生米,反正是利用蒸汽来把饭蒸熟的,饭蒸蒸熟的米饭和锅子煮出来的米饭不一样。锅子煮出的米饭虽然香、软,但是不能粒粒分明,不能给人一种美感。那饭蒸蒸出的米饭呢?反正蒸出的米饭也香、也软,不过粒粒分明,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盐罐是一个罐子,不过罐子里装的是食盐。罐子看上去密不透风,其实内部有多个小孔,用于透风保存,防止食盐变质。盐罐看上去像个普通罐子,土里土气、灰不溜秋,特别像刚出土的文物,不过罐子表面没有华丽的花纹,让人忍俊不禁:如果这是个文物罐子该有多好……

等待讲师为我们讲完湖头农耕文化、美德,我们便在礼堂随便走走,进行参观。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地点就是书房。望着满墙铁画银钩的书法作品、丹青妙手的国画,我们闻到了一股浓烈的墨水味道,书法淡薄宏伟的气味扑鼻而来,令我们陶醉其中,目不转睛的看着一个六十多岁的叔叔在那里写行草,只见大笔一挥,手熟练的写起字来,一个个龙飞凤舞的字便在纸上诞生了。没见过王羲之真迹的我那时候还傻乎乎地以为王羲之还没法和这个叔叔的字比呢!这个叔叔告诉我们行草该怎样写。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想写行草?先把楷书练好吧!想到这里,我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这个叔叔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是从十七、十八岁开始学毛笔的,果然,要练成一笔好字,首先就要勤学苦练。

本次德育实践——湖头悠久文化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也体会到了老一代人民的辛苦,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勤学苦练,才可能完成你的梦想。因为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很忙,很难吃饱饭,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有成就,让爸爸妈妈过上比小时候幸福的生活,光宗耀祖!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友情链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