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奇心三年级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网给您整理了6篇我的好奇心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我的好奇心】
“这是什么呀?”我好奇的问。“螳螂。”他慈祥而又温和地说着,像二月初现的阳光般温暖。
小的时候,我不喜欢住在城市里,因为原本应该湛蓝的天空少了一些它的颜色,越来越多的灰色像一张网慢慢的笼罩了一切;高大的楼房遮住了我的视线;路边孤零零的几排小树和枝头上无奈压抑的小鸟仿佛在诉说它们的苦闷,所以我便经常叫嚷地要回老家去玩。
现在想起当时的生活,像一页泛了黄的纸,它记载了太多却无法诉说,想起来的时候总是暖暖的。
记得那时,我最喜欢在老家附近的一片草地玩,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那儿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小虫,把它们收集式的捉住,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心里就美滋滋的。而那时我的玩伴便是我的姥爷。他总是在树荫下乘凉,看着我捉虫子玩,而我总会拿着捉到的虫去问姥爷:“它叫什么名字?”姥爷便马上回答我,有时我记错了,他就不厌其烦的给我纠正。炎热的夏光灼烧着每一寸土地,它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考验着万物,才可以在秋天结出果实,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秋天到了,田野里飘满了瓜果的香气,红红的苹果像一颗颗悬垂的宝石,令人欣喜万分。那时候,一到秋天全家最乐的就是我,因为可以去摘果子了。于是我便兴冲冲的跑进姥爷种的果树林和姥爷一起摘果实。有时我会问一切我想知道的东西,一些让人想不到的问题,现在想想还不时地笑着。
记得有一次去摘玉米,我问姥爷:“这是什么呀?”姥爷笑了笑说:“玉米,还可以吃咧。”我便费力的拔下几粒玉米,二话不说便咬了上去,“呸呸!”“真难吃!”
现在的我已经不会有太多的好奇了,也会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好与坏、美与丑,但童年留给我的永远都是美好的回忆。
不过这些回忆归根结底也只是童年了,现在的我和以往相比成熟了许多,也很少会天真地问别人一些听起来可好笑的问题了。
【第二篇:我的好奇心】
我们的童年大概也就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度过的吧!碰到一切心奇的、感兴趣的事,我们都喜欢用手指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教导他要“敏而好学,上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他人的“好”,我们要览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总之“好”是事情的前提。有了“好”这个意识,才能去探索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所谓“奇”?只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利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索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然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的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第三篇:我的好奇心】
我在大榕树旁发现了一种好玩的植物。
我摸了摸它的叶子,它竟然像小姑娘一样缩了起来,过了五分钟它又张开了。我去看了看它的花,哇!它好漂亮啊!它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我又去碰它的叶子,它又像刚开始那样宿起来,五分钟后,它张开了,我心想:反正很无聊,就玩一会儿吧。
从下午到晚上,我还没歇下来,突然我发现它自己缩了起来,我心想:等一会儿吧,可是等了好一会儿,它像睡着了似的一动不动,我只好睡觉去了。
第二天我连早饭都没吃,直奔大榕树下,看见那颗植物它竟然张开了,我感到奇怪:难道植物也要睡觉,我总觉得知道这种植物,哦,是含羞草!当我知道这种植物时,立刻去玩它,当我玩了好几天时,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天天这样玩,它会不会玩死掉呀!我劝自己管住自己的双手,可是我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所以,我又继续玩……
两个星期过去了,我还是在玩。有一次我玩的时候,它突然不管我怎么碰它都不会缩起来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它已经被我玩死了。
哎,管住自己的好奇心真难呀!
【第四篇:我的好奇心】
创造力是一个伟大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动力。在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似乎成了一条生存法则。
那么,创造力从何而来?像孩子那样,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而不是掉到天上去呢?”我想,最初听到牛顿这一声疑问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荒唐可笑,“苹果当然是落在地上,有谁见过苹果往天上掉呢?”庸人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往往凭着经验说事,只能机械地用目光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伟大,却总是挂着一个个问号来洞察这个世界。牛顿的好奇心,促使了他在近代物理学上领军地位。如今,还有谁嘲笑他的“苹果”吗?
面对皓月当空,我们聪明多情的先人对它产生了无限好奇,于是发生一系列美好的神话传说。我们的“嫦娥”号,不就是对头顶那片璀璨星空的好奇吗?否则,我们的目光也许还局限于这一太空中微不足道的尘埃上吧!也许,还会有一些狂妄自大的人,仍自诩为宇宙的中心,沉醉在“地心说”的谎言中吧!
所以,当你耳边响起孩子那一声声稚嫩的疑问时,请不要断然打断他,谁能说这些闪着智慧灵光的问号不是某项伟大发明的前提呢?
可是,我们不无伤感地看到,现在的孩子们正在丧失着这一本能,他们过早地被压上这个社会的竞争意识,各种实习班把他们的生活排得满满当当。他们本应该驰骋在蓝天下,蹦跳于草地上,摸爬滚打地与大自然亲近的精灵。如今,却成为我们心中不忍触摸地隐痛……
不要让贝多芬、肖邦只成为孩子们手指下的功利,不要让他们的眼中充满哀伤。我们都爱孩子,不是吗?那就请放任他们自由,让他们喊出自己的疑问,为我们民族探索更深的奥秘。
【第五篇:我的好奇心】
这篇文章主要在写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础是好奇心:这好奇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源于不良动机,另一种是源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求知欲。
先说第一种,作者在这中是这样说的:“夜幕低垂之后,一些乡村鄙夫喜欢透过窗帘向邻居窥视……”这种好奇心没有很高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好奇心只能当做一种想要满足自己内心罪恶感的一种方式,当成了一种想要犯罪的欲望。作者也在自己的文中描出这种满足感只能让那些乡村鄙夫犯下的罪过获得如宗教一样的慰藉,是源于内心中不良动机,显然作者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放弃这样的好奇心。
而作者提及的另一类好奇心是源于心中最基本的求知欲,是一种纯碎的形式上的冲动。例如,小时候的我们对一切自己见不到、摸不到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想知道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些好奇心对我们才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使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充满好奇,让我们有一种要竭尽全力去搞懂它、搞明白它的欲望,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但是,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会随着我们心灵成长、心智的渐渐成熟而消亡。这样的话,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我们对于一切生疏的事物都感到一概厌烦。这样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好奇心一死,活跃的智力也跟着消亡了。但是呢,这好奇心却也是很神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它会有所减少,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它的质量却会大大的提高,较之于对特殊事务的好奇心,他们对一般事物的好奇心能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对待一般事物而言,一般性事物的地位越高,所包含的智力水平也就越高,所以说好奇心与其他的利益关系并不直接和明显,只有通过某种程度的智力才可以发现时,这种好奇心才是最可取的。
作者最后又提出想要使自己的好奇心产生更大的效果,就必须有正确的方法与之结合,所以,我们要留心观察更要善于观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好奇心永远在“保质期”内。
【第六篇:我的好奇心】
在海小读书节活动中,我读到了一本好书,名叫《帅狗杜明尼克》,作者是:威廉·史塔克。他出生于美国纽约,从小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条天性热爱冒险的狗,杜明尼克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绝不犹豫迟疑。危险!正好增长阅历!挑战!正好活动筋骨!朋友!正好互相温暖!敌人!正好去教训一顿!
在启程的岔路口,巫婆鳄鱼告诉杜明尼克,一条路有冒险,另一条路是坦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冒险之路!在这条路上,他和一群无恶不作的恶棍进行了殊死搏斗,还结交了许多朋友。一头姓“獾”的百岁老猪、一只会写字的大黄蜂、一只姓“狐狸”的母鹅,以及野猪斯万夫妇……
这一路,杜明尼克一直在思考生命的真谛、冒险的意义。其实,从他迈出第一步开始,答案就已出现。
在生活中,我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有一次,我在学校吃完中午饭,在回教室的路上,发现了一条又弯又长并且长满杂草的小路,这条路肯定很长时间没有人走过了,它到底是通向哪儿的呢?于是,我就顺着那条路走过去试试。一路上的风景还真不错:草儿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几朵野花虽小,但却鼓足了劲儿在独自释放着自己的美丽,白的,黄的,淡绿的,紫红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蝴蝶妹妹们可忙碌了,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真像一群贪玩的孩子啊!“唧唧唧……”一阵清脆的虫鸣突然想起,我被吓了一大跳,哈哈!草丛中还住着几只蝈蝈呀!想不到这儿还是昆虫们的乐园呢!一路走,一路惊喜不断。不知不觉,我已走到了小路的尽头,原来这是一条可以通往校门口的路!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哇!
同学们,我们要向杜明尼克那样,要做一个勇于探险,怀有好奇心的孩子,你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惊喜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