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团子三年级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网给您整理了6篇清明团子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清明团子】
2019年4月7日下午我到萧山日报社食堂参加清明团子制作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学做清明团子,既担心又激动。
在食堂,小记者们认真的开始听玉媛姐姐讲解团子的制作过程,以及有关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给重耳献肉,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出山而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死也不出山,所以这一天人们都吃冷食而不开火。
接着草莓老师开始教我们怎么做清明团子了。先把面皮揉成一团圆,用大拇指往下按,压成一个小碟子,再把边上的面皮往上拉一拉,变成一个小碗,再在上面放上豆沙,然后在小碗边上捏一个角,照样子再捏四个,五个角捏好了之后往里面压一压,这样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草莓老师又开始教我们做另一种样子的清明团子,先把面皮捏成一只小碗,在里面放上很多很多的豆沙,再对折,然后大拇指往上一按一捏,一个花边就出来了,把这个边上的面皮全按上面的方法按捏,饺子模样的团子就这样做好了。
接着水晶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两个面皮,捏成什么样子的呢?有了,再捏一个饺子吧,我这次要做一个很大的饺子,我把面皮捏成一个小盘子,然后在里面放上豆沙,再对折,然后按上花边,一个饺子就出来了。再做什么呢?今年是猪年,要不再捏一个小猪吧。小猪捏好了,哎呀,小猪的尾巴怎么不见了,算了,去刚做好的饺子团子里捏点面皮过来做小猪的尾巴。水晶老师又给我发了个面皮,这会做什么呢?想不好,让老妈做吧,没想到,老妈也做了一个饺子。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团子也包好了,大家都拿着满满的一盒清明团子回家品尝了,味道那就两个字,“鲜美”!
【第二篇:清明团子】
清明节就要来了,在我的家乡,清明节要吃清明团子,而且还要用清明团子去祭拜先祖。于是在4月5日晚上,我去舅奶奶家学包清明团子。
看到舅奶奶手中一个个圆滚滚的“绿娃娃”,我就更好奇了。我问舅奶奶:“清明团子怎么是绿色的呢?”舅奶奶笑着说:“这是放了草头的缘故。我们先要挑草头,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苏打粉腌制、烧熟。接着将草头到入糯米粉中,并搅拌成团,不断揉糯米粉,切成一小块一小快。这样清明团子就成了碧绿碧绿的了。”
只见舅奶奶一边说,一边拿上一小块糯米粉团,把糯米粉团揉圆,再用大拇指把糯米粉团正中间捏下去,让它凹成小碗形状,然后把咸菜馅包进去,大约要盛两小勺,最后把糯米粉团合闭,再揉揉圆,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舅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第一个,它的嘴巴没关住,馅露出来了,像一个露出肚皮的小娃娃。舅奶奶见了,便笑了起来,过来帮我把嘴巴捏起来。接下去,我又包第二个第三个,舅奶奶边看边说:“看看你包的,要么是馅太少,躺在桌上;要么是形状不一,没揉圆;要么就是馅包太多了。看来你还要多练习哦!”再看看舅奶奶包的,个个都挺着饱满的肚子。后来,我越包越好,一个个也都挺着大肚子。
包完了清明团子,舅奶奶开始蒸了,大约需要15分钟,五六分钟后,清明团子颜色渐渐变深,浅绿色的清明团子看着非常诱人,我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15分钟终于过去了,清明团子已经比刚包好时大得多,颜色也变成了深绿色,摸上去软软的,热呼呼的。舅奶奶给我夹了一个,我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感觉味道好极了,糯米虽黏但不黏牙,咸菜馅的味道也刚刚好,鲜得眉毛也要掉下来了,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次我向舅奶奶学习包清明团子,不仅尝到了美食,还收获了劳动的喜悦。
【第三篇:清明团子】
4月7日下午,我来到萧山日报一楼食堂,参加小记者活动——话清明,做团子。
走进食堂,只见一张张餐坐上都摊着红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张桌上还放着装有豆沙的纸杯。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塑料盒,塑料盒里装着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团子皮。这些都是老师给我们准备的清明团子材料。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清明节的来历和故事后,就开始教我们做清明团子。首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小碗”,我用双手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后,一手托住球并旋转,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间摁,另外四个手指并拢,把“小碗”的边沿摊均匀。这时,老师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团子会‘吐’的。”我把豆沙放进“小碗”里,再把“小碗”揉成一个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挤出来了。哈,只能将就着完成这个团子。
接着,老师又教我们做清明饺子,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盘子”,我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放在桌子上,一边用手掌压球,一边把球旋转,很快“盘子”就做好了。然后,我把豆沙放到盘子中间,再把“盘子”对折,最后用手把开口捏紧,封起来,就这样清明饺子做成了。最后,是我们的自有时间,我又做了一只“小熊”,一颗“星星”团子和一只“螃蟹”团子。旁边的小朋友羡慕的眼光对我说:“这是一颗‘星星’,这是一个‘月亮’……”
晚上,爸妈吃着我做的清明团子,纷纷夸奖说:“真好吃!”我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甜滋滋的呢!
【第四篇:清明团子】
4月7日下午,我来到萧山日报一楼食堂,参加小记者活动——话清明,做团子。
走进食堂,只见一张张餐坐上都摊着红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张桌上还放着装有豆沙的纸杯。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塑料盒,塑料盒里装着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团子皮。这些都是老师给我们准备的清明团子材料。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清明节的来历和故事后,就开始教我们做清明团子。首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小碗”,我用双手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后,一手托住球并旋转,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间摁,另外四个手指并拢,把“小碗”的边沿摊均匀。这时,老师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团子会‘吐’的。”我把豆沙放进“小碗”里,再把“小碗”揉成一个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挤出来了。哈,只能将就着完成这个团子。
接着,老师又教我们做清明饺子,先把团子皮做成一个“盘子”,我把团子皮揉成一个球放在桌子上,一边用手掌压球,一边把球旋转,很快“盘子”就做好了。然后,我把豆沙放到盘子中间,再把“盘子”对折,最后用手把开口捏紧,封起来,就这样清明饺子做成了。最后,是我们的自有时间,我又做了一只“小熊”,一颗“星星”团子和一只“螃蟹”团子。旁边的小朋友羡慕的眼光对我说:“这是一颗‘星星’,这是一个‘月亮’……”
晚上,爸妈吃着我做的清明团子,纷纷夸奖说:“真好吃!”我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甜滋滋的呢!
【第五篇:清明团子】
古代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仍有许多习俗。吃清明团子就是其中之一。
清明假期,我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一股浓浓的艾草味扑鼻而来。只见桌上放着一个盆,里面装着面粉,旁边还有些艾叶。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正好赶上外婆做清明团子啦!我急忙地洗好手,准备大干一场。“做清明团子首先要把艾草切碎,揉进面粉里,和成团,再放入模具里面……”外婆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个步骤,可是我哪里心思认真听,自顾自地把艾叶全倒进了面粉中。等到和面的时候,我才一拍脑袋:哎呀,那堆叶子还没切碎呢,于是,我又手忙脚乱地把艾叶拣出来,不料弄得满手面粉,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
初战失利,可是我怎甘心自己“做清明团子”的生涯就这样结束。待到外婆把面团和好,我又自告奋勇地要求打模。我把面团切成一小个的,塞进模具,用力一压,然后翻过来轻轻一拍,嗯,这回总算成功啦!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一个个形状迥异、大小不一的清明团子呈现在了眼前。它们按螺旋形盘放在白瓷盘里,远远望去,像一幅画,散发着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亲切感。
接下来的工作可就轮不到我啦!外婆把清明团子放在蒸笼架上,然后放到锅里去蒸。约摸过了二十分钟,只见锅上冒出了一层热气。热气如烟雾般缭绕,虽只绕于灶台旁,但这朦朦胧胧的梦幻感还是让我不禁陷入遐思之中。直到那阵清新的艾草香钻过我的鼻腔,才让我清醒地回到了现实。
清明团子出炉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虽没有放任何馅,但那种奇特的艾叶的香味也足矣了。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为这别致的小点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
【第六篇: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大家都不陌生吧。端午节做棕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清明节做清团也是为了纪念一个人——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2019年4月7日下午,我来到萧山日报二楼食堂,趁着清明假期学做青团。
回忆起团子那糯糯的、香香的那股味儿,不禁想狠狠咬上一口。清明团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啊哈,它的食材除了美味可口的芝麻馅、甜甜的豆沙馅,还有用艾草汁儿混成的面团!嘿,还没等老师说完,我已经口水“滴答、滴答”汇流成河了!
我坐在位子上,焦急地等待着水晶老师盘子里新鲜出炉的面团儿,准备开始做我已久等的清明团子。
我拿起一块不规则的“绿石头”,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揉起来,慢慢的、慢慢的,揉得越来越圆了!渐渐的、渐渐的,面团儿越来越软、越来越热乎了!没等多久,一个亮得发绿的“夜明珠”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接着我冉冉地把“夜明珠”揉成一个“可爱的小碗”,
小心翼翼地把豆沙馅儿塞进了“小碗”里,边放边提醒团子别“露馅”了!嘿嘿,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做完一个再做一个!
看着可爱的团子们,在朝我笑的团子,我不禁觉得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清明假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