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与荒凉高一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给您整理了6篇诗韵与荒凉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诗韵与荒凉】
记得去年夏天老师推荐的书目里有它,可多日的闷燥让我无心赏读。在家收拾旧书,它又一次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时,窗外桃花艳艳地开着,兴趣使然,我终于踏上了余秋雨先生的苦旅。
从遥远浙江乡间的牌坊、寺庙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肃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隐隐清泉,再到喀什、到东北荒凉的流放之地“渤海国”,到杭州、黄州,到曾几何时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马拉雅山下的鱼尾山屋谱写《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极,文化一直在行走,从未止步,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动力的源泉,探索、寻根、追问,驰行不息。
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有点意思。
苦旅,重点在于苦。条件苦,不消说,祖国大好山河,世界雄伟奇观,哪一处会少了奔波与疲劳?视觉与精神的盛宴,但同时也考验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并不止于此,心中对文化迷失离散的失传惋惜才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颤动心灵的痛苦,无法言语。
夕阳西下的莫高窟,朔风凛冽,风的低吼,这么多年来,总是重复着一个名字“王圆篆”!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王圆篆不消说,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平民,悲剧也自此始,余先生言:世间很多看起来正常的现象,常常掩盖着一个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惊人庙藏,使王道士这个守护者与守护对象之间产生了文化等级上的巨大落差,这个落差,便是黑洞。
于是,精美的壁画被草草涮掉,补石灰抹白,最终补绘上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石窟被铁锤砸开,塑像被打碎,一片惨白,眼前一直晃动着草刷与铁锤……
藏经洞被打开,一个可以使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耗尽一生的具大宝库就这么被粗暴地打开,一次又一次。斯坦因仅用三十英磅便换取了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二十九个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时间,每辆得靠三匹马拉的运输车,就这样,世间文物就这样简单粗暴地被剥离原生的土地,运到地球的另一端。
这种心痛,痛苦在大漠回荡不绝。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个时代,亲身感受文化浓厚的气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无知;我好恨,恨大漠驼声和滚滚黄沙,书读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语,我好恨。
踏尽祖国大好河山,从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览尽。《文化苦旅》真是只有”苦”字可与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余秋雨先生一人之事,应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事业,大漠荒烟、雪峰足迹、江南小镇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体验、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寻,这才是中华儿女对上下五千年文化应有的态度。
书写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责任,知苦方知其可贵。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此此为归。
【第二篇:诗韵与荒凉】
荒凉、萧条——这样的环境往往能把人类感觉惯性推出正常的轨道。
最初联想这样的环境,我感觉到的是冷漠和死寂,与生命绝境的地域。然而荒凉也许能给予身处荒凉之地的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更或许,它亦预示着新生命体的诞生。
余秋雨先生为追寻遥远的古文明,毅然首选荒凉。荒凉之地必为古文明的穴位,繁华的都市,虽为现代的焦点,却未必能与古文明的源头重合。因而,他深信:生命自荒凉而生,繁华亦能走向荒凉。
而这一地的荒凉,却又似是一种感召。千百年来,它荒秃秃地,寂寂地,静视着这世界文明翻天覆地的变化。些许的智者骚人被荒凉吸引而来——这遥远的古文明,久违了。这是一种文明的沉淀——圣洁;这是一种文明的向往——永久;这是一种文明的魅力——玄秘。冥冥之中,它——荒凉,以一个曾经繁华的文明告诫来者:它自繁华而来,各大文明多年来的争斗,最终所到达的极致也无非是安宁,一如它——释然的古文明。
荒地虽荒,却让我隐约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欣欣向荣之感。荒凉的地域,是它遗忘了世界,还是世界遗忘了它?如此的循环往复,仿佛是世界本应回归寂静。荒凉,无形中似乎孕育着一股异常强大的力量,貌似欲要一鸣惊人。让人不禁在刹那间恍惚:是繁华归属于荒凉,还是荒凉归属于繁华?
故而,当我们自妗于今日的文明时,我们可曾想过是否过于自负。在人和自然的天性面前,再成熟的文明也只是匆忙的过场游戏。当稚嫩的文明经历过自然风雨的荡涤,将不再稚嫩;当苍老的文明经历过千万年的韬光养晦,也不再苍老。或者说稚嫩既是苍老,苍老即是稚嫩。
自觉不自觉地,世界在这般地轮回,轮回……一地的荒凉,一地的繁华,一地的萧条,一地的文明……
如今荒凉的古文明穴位曾是那般繁华,而繁华之前呢?是原始吗?那再之前呢?
【第三篇:诗韵与荒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那片戈壁上,荒凉的沙砾里生出了诗韵与文化,于是从渭城出发,西出阳关,走近张骞的世界高适岑参的梦。天地茫茫,你万年等待,用沧桑修饰脸庞。
大风吹,大风吹……
旷野里风车在天地间旋转着,将所有的风捕进来,撕碎流云,一丝一丝地转动。天地无边,浑然一体,戈壁上倔强的生命长出来,在没有止境的孤寂里路过。这条走廊中,祁连是它的依靠,雄伟的峰和温润的雪水增添了无数的想象力。那星罗棋布的县城纵横交错,在戈壁上书写河西的蓬勃,在荒凉上作画。
几千年的历史与传说中,卫青,,张骞,王之涣,,玄奘在驼铃声中慢慢前行。汉的长城,唐的经书,宋的边塞,元的故土,明的城墙一一在河西走廊上缓缓展开新的篇章。
张骞出使西域,对匈奴的进击,终于将河西走廊列入了汉的版图,丝绸之路便如一位使者般地忙碌起来,波斯人,罗马人,天竺人在遮天蔽日的尘土中说着不同的语言,握着手,人声鼎沸地交易着。马背上的,驼峰间的不断地交换位置,载往各不相同的地方。裹着头巾的,穿着洋装的,吹着长箫的把不同的文化聚集在这段路上,渐渐地土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它,土地上的人们也开始尝试不同的文化。丝绸之路热闹起来了,河西走廊热闹起来了。
在敦煌的莫高窟探访,眼睛带上了色泽,岁月的风沙剥落了那些佛像上的色彩,它们走过几千年的事物,披着原来的袈裟在祥云上静坐着,诗韵在时光里愈发浓郁了,佛祖吟过唐诗宋词,沉默不语,在莲花座上神色肃穆,全凭一颗心在无言中感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些是属于河西的诗,古朴而苍凉,悠长而深蕴,惆怅而诗韵。嘉峪关还在那里孤独地守候,可冯胜不会再来,再无千军万马嘶鸣着从身边掠过,就连纳兰也不会回来寻找那份含着同样孤独的归属感。可它终究还是立着,风霜雨雪只是斑驳,从没消褪它的颜色。而那阳关玉门关呢,那“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那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呢?是早已化在风沙中,散落在河西的戈壁中还是像楼兰一样消失了?分明察觉到空气中古老而又苍凉的叹息和那流沙的印记。
河西,你的荒凉中满含着诗韵,在天地尽头,你看透千万年的悲与喜,繁华与荒凉,听无数人走过的足迹,你是戈壁里蓬勃的草,倔强地生活。你满目苍凉却积淀诗与书,经与纶,沙与花。
愿我走过这里,铭记你,如你一般翩联,如你一般沉蕴,如你一般安静。
【第四篇:诗韵与荒凉】
近代西方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从此世界科技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科技的兴盛不断地打破过去的一些迷信,使原本神秘的世界在人们面前慢慢揭开面纱。基于此,马克思·韦伯在《世界的祛魅》一书中提出“对世界祛魅”的概念,主张祛除世界魅惑神秘的表象,用科学解释破除一切宗教迷信,藉以此认知世界。而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可是在今天,当人工智能逐渐开始影响甚至操控我们的生活时,当人们开始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丧失自己选择和行动标准以及感性体验时,一味地依赖科技,用科技解释一切,不正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吗?
诚然,充满魅惑的世界令人害怕,但过度祛魅的世界却一片荒凉,像一片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而我们正走向狭隘的进步观,以背叛过去的方式构筑未来,以毁灭天性的方式兴盛科技。现代化、科技化的进程大刀阔斧地删节人类生命的诗意传奇,与之一起流失的自然是人的判断力和感性体验。
正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担忧的,人类开始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们缺少“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究竟是缘何而起?我想最主要从信息传播媒介发展出电视开始。
以电视为代表的一系列传媒的诞生,在逗人发笑的同时,也使人走向娱乐化。不仅如此,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娱乐的附庸。人们开始变得庸俗、浅薄,谈论的尽是飞短流长的流言蜚语,人们的思考浮在浅浅的表面,没有什么落入深深的井中。其结果是“我们最终成一个‘娱乐至死’的种族”。
尼尔·波兹曼的警告不无警示作用。人类开始懒于思考,很少深入思考,思考能力逐渐减弱,最终消失。
另一方面,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社会,人的感情始终处于一种激发状态。消费从一种满足生活基本所需的手段,变成一种生活的目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让我们轻易看到的,就是人开始沦为一种消费机器——消费,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消费。
人的价值观被扭曲、影响,有的人价值观也被同化、娱乐化。人们丧失的是判断事物意义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更可怕的是感性体验、人文精神的丧失。
功利主义至上、追求效率的实用态度,让许多人不仅丧失了道路两旁的风情,更是在越走越快的过程中,将灵魂远远丢在身后。充满功利的心灵无法和生命本身对视,无法从中看到生命的自发性、独立性和澄净,他的心再也容不下一点空间给优美或壮美。他不做一点无用于事有用于心、能提升自我、涵养精神的事了。许多人在“没有性灵像无机体,富有效率像机器”、在“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的生活中迷失自我。感性体验的缺失使人只能被困在日常生活的铁笼中,过着机械呆板的生活。知、情、意的三者分化,使实践理性和工具理性带有压抑性和强制性。无法完成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走向自我实现,最终只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可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人们作茧自缚。存在主义哲学家提出人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本生毫无意义,需要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自己去构筑意义。可正是这种缺乏意义的存在感焦虑,使人更倾向于寻找现实中触手可得的事物,把自己的选择权和自由交出,来免于“自由之苦”。
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能对世界“复魅”,使它保有一丝神秘,我们可以通过对蒙着面纱的世界的不断思考和对它感性的体验来缓解一丝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吧!
【第五篇:诗韵与荒凉】
清晨四五点钟的时候还是阴沉沉的,一种独特的、药草涩涩的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氲散开来。立在河畔的草丛间,深吸一口气,迎面而来的凉风轻手轻脚地爬到身上,一寸寸地抚摸着你的肌肤,又一点点沁入心脾,带着雨后初来的清凉与草木的馨香。
沿一条仄仄的小路,步入田间。被雨水浸润的泥土似乎不忍你的匆匆离去,牢牢地咬住你的脚,好不容易才拔出来。泥泞的小路弯弯曲曲直通向远方去了,“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不知走到尽头,是否可以遇见一缕诗魂,飘荡在历史的云水轻烟中,以《楚辞》独踏轮回,缘《离骚》俯仰千年;才华之馥郁可撼天地,忧国之忠心能鉴日月。“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以一觞雄黄烈酒,祭奠那不朽的忠魂,看了吴钩,拍遍栏杆,在汨罗江畔且行且歌,唱绿了一片青艾。母亲说,摘七枚艾芯揉搓后用来擦脸,可以一年之中不被蚊虫叮咬,艾草在手心中渐渐溢出少许青绿的汁液,擦在脸上,浓郁而苦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给人一阵突如其来的清醒,满溢着青绿的诗意。
芋头叶刚刚长成,上面已缀满了硕大的露水,使人疑心那是诗人为天下苍生洒下的泪。据说,集端午这天的露水擦脸,不仅可以防蚊虫,还可以明目,不知到底是否属实。老人们称这种活动为“拉露水”。清凉的水滴缓缓透入皮肤,带来一抹安然,使整个心灵都静了下来。母亲已折了桃枝来了——端阳插桃枝,说是可以辟邪祛灾。看那桃树已是没有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却生出了几颗青绿的桃子,绿茵茵地映着这碧水长天,带来一种新生命萌芽的希望,覆盖了历史的苍凉,绿得明艳不可方物。满山的青碧!任是如何成功的画家也无法调出这写意山水般的翠绿,模糊在晨雾中,飘洒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洇开了一片缤纷的水墨青花。
粽子的香气混合着艾叶煮蛋的气息缠杂在湿润的空气中,打开粽叶,黑米与红枣、花生纠缠在白瓷碗中,一如春秋战国时纷乱的江山,浸在屈原的叹息中,低徊着粽叶的清芬。芳香便黏住了唇舌,一切都带着草木的诗韵。剥开蛋壳,里面的蛋白已被染做青绿,轻咬一口,淡淡的苦涩在舌尖徘徊,流连,又沁出呼之欲出的清新。
何时又飘起了霏霏细雨呢?仿佛有一声穿越时空的轻叹,越过这缈缈青烟,将远处两只白色水鸟惊飞了。雨水打湿了衣衫,掩映了河岸,苍老了时光,吟起一阕《离骚》,荡漾在这端阳佳节。且将艾草与历史共煮一壶新酒,一杯倾向汨罗,以祭忠魂;一杯独饮,淡品传统的风雅,书写佳节的诗意。
【第六篇:诗韵与荒凉】
春去秋来,叶落归根,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若江河逆流,时光倒转,我们是否可以充分准备,踏上征途,再无悲伤。
流年都开出了花,年少遥远已如天涯,犹记,那年华。在那个充满聒噪而又压抑的夏天,我们一起在教室中奋笔疾书,终于,那犹如天籁一般的铃声飘然而至,同学们如草原上的骏马一般,疾步踏上征途,拥抱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教室中,只剩下我与你,一种叫沉默的东西应声而至,我只是疲于奔跑,而停留驻足,而你,我亦看不见你的心里。窗外花开正好,但总有一些在慢慢褪色。
曾经,无所谓得到,便不在乎失去,若一旦陷入,便万劫不复。你坐于我身旁,塞着耳机,似不经意一瞥,却让我心中无限满足,也许这就是友情的魔力吧!我低着头,猛然感觉到一只冰凉的耳机塞进了我的耳朵,我惊异的扭过头去看你,只见你温柔的示意我听,是信乐团的《离歌》,忧伤的曲调,无奈的词意,让我不由自主的迷失其中。‘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没说完温柔只剩离歌’一向开朗的你,为何会突然听这种悲伤的歌……
时光若水,只是缓缓流淌,流逝着所有惦念,然后漠然,渐行渐远。后来你说:“我舍不得你。”我笑着说:“那就永远和我在一起,永远都不分开。”你却突然的静默。当我以为你不在讲话时,当我以为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时,你却说了一句话,隔得太远,没有听到,但看这静默的教室,忽的生出一种沧桑感,我猛地冲了出去。在那段天真烂漫的时光里,我遗失了你,却找不到我自己,我已忘了那是是否曾真的笑颜如花,却自此之后,千山万水。
我从不曾想过,我与你的分离竟成了永别。第二天,我来到教室,你的座位空了,连你一丝的温度也不曾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待秋风悲画扇。我疯了一般的出去找你,去我们一直相约的地方,但那些地方再也没有属于我们的回忆。我呆立在那里,夏风微热,扫过眉睫,太热了,汗水从眼眶中将将欲行,我不知晓,你离去了。一句来不及的告别,竟成了永生的遗憾。
生命在我措手不及之时,从我的身边夺走了你,我常想,若时光逆转,年少还可复还,我会在那些曾经之下,缓缓握住你的手,坚决而独立。你离去了,没有一丝言语。阳光从梧桐叶下渗进来。还好,温热而已。我伸出手,空气在指尖微凉,自你离去已有些时日了吧。
那些未说出口的话就算了吧,无论你身在何方,请思念我,我会在年少之下,缓缓成长。你在那一段的天涯,可会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