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初一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网给您整理了6篇庄子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庄子】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濮水一别,濠梁倾覆,终是庄生晓梦,浮世今生。
——题记
一
蝴蝶,耀目的蝴蝶。
栖在岩壁上的,腾舞于空中的,凤凰于飞,流光溢彩,蝶落蝶生,生生不灭。
那些唯美纤细的精灵,那些绚烂至极的永恒,是本该就如此明艳的张扬,还是理智与幻想边缘的沉沦?我分不清,只知彼时花落花飞花满天,烟火灼鬓,流萤成眠。蝶的幻影,美丽的坠落,反倒把蝶中央男子眉目的清冷,衬得越发清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他淡淡开口,“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往生天地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是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多年前的道理,你可还懂得?”神色平淡如他,待我,却如邻家老友。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人事贵在无为,莫以心为形役即可。那年相见,你问我何谓自由,今日我便告诉你,自由,便是精神上的超脱。”
我越听越疑,不知何处见过此人,那双洞察认识的清透眼睛在都市中本不该轻易被人忘记,只是那人口中的自由让疲于奔命的我只觉得尖锐刺耳,自由,没钱谈什么自由?
我急忙打断了他;“老先生,这片蝴蝶谷一经打造一定是有名的风景区,咱们一块商量个价吧,你要多少都成,我给您算算啊………”我沉浸在“黄金梦”里,完全没有注意到那片蝴蝶的绚丽,在金钱的叮当声中向更深的黑暗褪去。
男子叹了口气,神色无悲无喜,“名利缚汝身,我当何作为?你不再是那年探求自由的孩童了。”
“老先生,价钱还可以商量……”
我赶了两步,想抓住他的衣襟,却只触到一片温凉如水,清皎如月,熟悉的感觉……仿若宿命里的轮回。
身上一个小本子掉落。我捡起,是儿时一个老人送的涂鸦画本,翻到首页,上面赫然写着——《南华经》。
二
孩子很小,却不再乐意和同龄的伙伴一起玩耍,他想追寻一种“道”,一种让人无限放空的绝对自由,濠水的桥上留下他的呐喊,桥下的鱼儿也记住他的找寻。
终于有一天,一个清淡的声音叫住了他,“子安知鱼之乐乎?”
孩子回头,男子坐在河边悠然垂钓,眉目间的清冷,极为清晰。
“我不知,那你知道吗?”孩子不服气。
“无忧无虑的自由,便是鱼的快乐。”
自由!孩子精神一震,停下了继续找寻的脚步。
言谈中,孩子渐渐了解了他。涸辙之鲋,濠梁观鱼,惠子相梁,击缶而歌,一个超脱世俗虚名的大智慧者,一个不屈财富宁生而曳尾涂中的大无畏者,一个看破生死超然洒脱的大自由者。孩子想追求的“道”,在他身上,有了最完美也最矛盾的体现。
贫困交加,麻鞋为生。孩子觉得他可怜,然而是这个人,“以天地为棺淳,以日月为连璧”,气魄洒脱超然若天神。朋友离开,妻子辞世,孩子觉得他孤独,可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超凡人格,对精神自由的上下求索,让任何赞美的语言,都无法形容他的充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紫陌红尘,他是独守心灵月亮的月桂,让所有孤独彷徨的人一抬首总能发现一轮皎白的圆月——是他的灵魂在永不放弃的追逐。天下纷争,诸侯战乱,他放下功名利禄坦然守住一池的游鱼,用道家的乐生诠释精神自由的超脱与快乐——那是他自己的逍遥游,在别人难以企及的心灵高度。
当一种美美到无法言表,只能舞之蹈之,颂之咏之;当一种淡淡到无从品味,只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孩子沐浴在道的自由中,想:有一天我会像他一样。
可还没等到这“有一天”,他走了。孩子伏在池边大哭,桥上一本小书飘来:“自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三
那孩子是我,那小书,我今天才知,是庄子的《南华经》。
思绪回到现实,看着那些不断退去的蝴蝶,我忽然间泪流满面。庄周,是你么?这些年,原来你一直都在,看着我从一开始向往纯净的自由一直到挣扎于名利难以自拔。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你看来,我和他们没什么不同。只是这一次的对话,又代表了什么?重新告诉我自由的定义,是回答多年前的问题,还是新的希望?男子不回答,只是笑,蓦地,萦绕心头的疑惑消失殆尽。
自由,是一尾雀跃于心间的游鱼。
蝴蝶重又出现,男子逍遥跳跃,一如往昔。这一次,没了年少的执着,没了名利的追寻,我只冲他笑笑,便反身出了山洞。与他的第一次对话,是启蒙,第二次对话,是救赎。对所谓名利的纠缠,不过拘泥于外物罢了;自由,是精神上的超脱。对所谓自由的追寻,关键是看自己。
出了山洞,风清月朗,心如明镜,所有的一切倏忽消失,仿佛永久存在,又仿佛从未来过……
【第二篇:庄子】
我如何以空洞的言辞,来描绘一个遨游九天之外,桀骜不羁的灵魂呢?
我如何以笨拙的口舌,来道出一卷汪洋恣肆,浑厚雄奇的大道至言呢?
太初有道。这道混混沌沌,是万物的源头,是宇宙的秩序;天上星辰借着这道运行,地上万物借着这道生长消亡。“真人”拥有这道,便怀抱宇宙,背倚日月,超脱功名生死,与万物浑然一体。庄子便是半个“真人”,他窥探到了大道的踪迹,使用手中神奇的妙笔,启蒙世人愚顽的灵魂。于是,一部旷世奇书——《庄子》,从他的笔下诞生了。
一部《庄子》,不像儒家的刻板说教,不像名家的炫目巧辩,更不像法家的压抑苛刻,夜读《庄子》,是精神的洗浴,是在辽远的大道中畅行,是在怪诞的寓言里翱翔,是在空灵的词藻中悠游。自由奔放的文风、深邃悠远的狂想,将文学与思想结合到近乎完美的程度。赏文之奇丽,悟道之幽隐,读罢一篇,心神畅快淋漓,自觉胸中清风习习,飘飘然轻盈若飞。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宋国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著有《庄子》一书。他一生清贫,拥有才能却不屑于入仕为官,只做过漆园吏一类的小官吏。他像谪仙一样悠游四方,钓于濮水,游于濠上,谈论大道,直至终了。
有人说,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悲观的,我却不以为然。庄子的归隐,乃是为了探寻深远的大道,自由自在,还璞归真,楚王愿把国事托付于他,他却漫不经心地答道“吾将曳尾于涂中”,这并不是消极的态度:功名利禄对于他来说轻如薄雾,不足为道,而忙于国家政务,更是背离他的理想。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只有顺其自然,不去违背其中的规律,才能获得“大治”。况且一个悲观消极的人,会在妻子死后“鼓琴”吗?会幻想自己化为蝴蝶,翩然流连于花间吗?外物与自我,在他的认识中已经浑然一体,是对立而统一的;得到与失去,无非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的改变,并没有真正的得到与失去。正因为看开了,他才能保持平和喜悦的心境,不受外物的纷扰,持守本真。
因此,大道是质朴而玄妙的。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同样是质朴的,是桃花源一般的和谐社会。人民抛弃雕琢的华饰,舍弃心机和巧智,回归到自然的状态中,民风淳朴,安闲而快乐,这是多么唯美的理想啊!没有欲望,没有争斗,天下真若如此,还怕得不到治理吗?可惜,“道”是俗人所厌恶和不解的;那么得“道”的社会,岂不是像乌托邦一样遥远、难以企及吗?
唉,我等平庸之辈,如何用学鸠的短浅目光,窥视大鹏的踪迹呢?如何用猫头鹰的狭隘心胸,测度鹓鶵的无量胸怀呢?我在这里讲说庄子,谈论的岂不是圣人的糟粕吗?“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就让这“大道”的精神,寄身于“圣人的糟粕”,一代一代源远流长吧。
正如庄子自己在《养生主》篇末打的比方:“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第三篇:庄子】
我们无法懂得庄子,但勾得出他依稀的轮廓。
真的,遗憾。
遗憾千年了,不知多少文献丢失,遗憾不知多少儒人政客的损毁,遗憾那伟岸的身躯只有轮廓。
真的,幸甚。
幸甚千年前有一个庄子,幸甚他能不凡不俗,无挂无牵,幸甚那里还有一个渺远的轮廓。
第一笔是他的超脱,无功于世,是其能极。能够极力延展自己的思想,无限而没有边界。楚境的对话,只是一个小角,庄子于名无求,于利无求,如有求,则将有待。而且是低级的待,不如六月息,其待以脱待为目的,而名,利、功以待束其境,不能更加深远的发展,困于死水深潭,此待将待更多的事物,待更多的人,物、事。超脱于庄子无可赞谔,是常态,是无待的必然先提。
第是他的艺术。庄子很有艺术,不是条框,不是提纲,穿插的哲理在于庄子的世界中。只有庄子才能鲲鹏,才有屠龙者,才有这濠梁,才有这梁国之吓,才有这凡于此世界而不凡于庄子世界的万千之物。没有此类,庄子思想仍在,但无可流传,从此可见,庄子仍在有待之境,他放下心灵魂魄,以有待而引众生,这艺术是其待,而为无待。这个伟大的生灵没有弃万物,而是在思想中无待之境以求有待之万物无待之境,这是转换的艺术,心的艺术,不同世界的艺术。
第三笔是离。欲无待,先有待,而有待之后,需离,是精神与身躯的离,身有待以助神无待,才能有今日的庄子。其次是与人世之离,离人世而离众生,有境之旷,才有心之旷,形之旷,万物之旷。庄子在精神上与人世所离,于是有鼓盆而歌,于是有庄周梦蝶,于是有鲋鱼之问。庄子离万物而渐融其中,以达无待。
轮廓于我是勾完了,幸甚!有庄周可感,呜呼!惜感不足也!
【第四篇:庄子】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总有三区的那一刻。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名留青史。
历史洪流,时间把你我相隔数十年,世事沧桑,现实也将复杂的黑夜白昼置于你我之间,我无法触摸你那个时代的面容,只能透过深邃的文字,窥见你的世界。
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如你一般潇洒,从来没有一颗心可以如你一般恬淡,与你对话,我感受到的是你的洒脱与你的睿智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你热爱生活,想要自由与逍遥,然而你那个时代却无法与你实现,所以你追求真正的逍遥游,追求一个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精神啊!
浩渺的宇宙,你深邃的心灵看到的却是人的渺小,在你看来,宋荣子的淡泊名利却犹有未树,列子超脱于世却又有所待,他们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睿智的你对我说,要超越渺小,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你的空灵与澄净使你甘愿做一颗守护月亮的树,也甘愿“曳尾于涂泥”,为的是守护那清净的心灵之树。
然而,有人不懂你,他们批判你的消极,你的出世。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你,不明白你是如此的热爱生命,只是现实无法实现你的理想,只是你一直在执着的追求自己心中的精神世界,——忘掉自我,不求功绩不求声名。
他们读不懂你,否认你的无为,殊不知,他们早已忘了你的天人合一,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是,是值得人赞叹和敬畏的,你的思想,你的哲学,无不暗示和透露着这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也许,你是太过于执着了,毕竟,逍遥的境界,从来没有人到达过。身在尘世,怎能不染些许纤尘,有时候,积极入世,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即使只是丝毫,也未尝不是好事。
前方的路,漫长而又艰辛,站在分岔路口,你终要做出一个选择,虽然我知道,你选择执着,但选择了,就要勇敢走下去。
活在心中。
【第五篇:庄子】
——关于“大”的人生智慧
最初接触庄子,是在高中时代,来自于他的一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么大的鱼,化成鸟,也还这样大,大到遮天蔽日,这位庄子用尽了我所有的想象。直到我看到电影《大鱼海棠》,那鲸鱼在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不时发出阵阵悠长的低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哀时,我才深刻感受到庄子在他《逍遥游》里,鲲和鹏的大。不过,与电影不同的是,庄子所描述的大,那是一种蓬勃向上的大,那是一种自由而辽阔的大,那是一种爽朗的大。
再接触庄子,是我突然出现在他与楚国大夫对话的情境中。他持竿不顾,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当时年幼,一心立鸿鹄之志,心中不免暗讽,好一个狂人,入世为官,多好的机会呀!现在参加工作了,才知在暖暖的阳光下,曳尾于涂中,是心累疲劳后的奢望,如果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不会像他一样,淡然的拒绝,恐怕还是要掂量许久。这样的洒脱,连陶渊明也稍逊几分。陶渊明身在仕途,心却呼喊“既自以心为形役”,而他却一句“往矣”的拒绝,简单明了,将宦海沉浮看得清清楚楚。
再次走近庄子,是因为他的“荒诞之举”——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学了心理咨询师后,才知道他不是荒诞,而是通达。以前,外婆去世后,我分外思念,甚至想去另个一个世界,去见外婆!我深夜遥思,想到了外婆做的豆包,想到了外婆的笑容,想到了外婆去世前的一晚……想到这些,心痛不已,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来,想到了妈妈的做事风格像外婆,外婆的七个子女,多多少少都有外婆的身影,我才开窍,以后想外婆,就看看妈妈和姨妈舅舅他们。而庄子直接不需要寄托,因为他把死看成了人生的其中一段旅途。用心理学中毕生发展观来阐述,那就是死亡的过程也是人们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死是生的一部分,也许真正体会过死的过程,才会明白生的伟大与充实。贫困交加时的庄子,是在接近死亡后,才有这么透彻的领悟吗?我大胆揣测。
至此,我对庄子的“逍遥”才有深刻的体会。他的逍遥,不是简单的出世或避世。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呼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相比,他多了一份人间烟火。读《庄子》,我只能说,“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第六篇:庄子】
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在那乱哄哄的时代时在,人民都处于倒悬状态,庄子极欲解除人心的困惫,可是,现实的无望却使他无法实现心愿。由于他既无法使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安顿自我,又不愿像神学家们在逃遁的精神情状中求自我麻醉,在这种情形下,惟一的路,便是回归于内在的生活——向内在的人格世界开拓其新境界。庄子所拓展的内在人格世界,乃艺术性及非道德性的。因而在他的世界中,没有禁忌,没有禁地;他扬弃一切传统的形式化,遗弃一切信仰的执迷。
在现实生活中,庄子则试图化除现实生活上种种牵制搅扰,以求获得身心的极大自由。化除的方法之一,即是要虚静其心——通过高度的反省过程,达到心灵虚静,能掌握自身的变化,并洞悉外在的变化,而庄子做到了。
正是由于现代人的身心疲倦,像庄子不羡财富,那样不慕权贵,过着一日三顿没有着落的生活,却仍然独自快乐的人,正好是此时处于身心疲倦现代人们所需要的,所需要需求的答案。庄子的逍遥游,告诉人们怎样让自己不为世事所累。把自己比作空中自由翱翔的大鹏,把自己比作在泥土里打滚的小猪,而不是那只害怕自己的事物被夺走的鸟。他告诉人们:舍弃了世俗就没有劳累,没有劳累也就会心正气平。在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上,他告诉人们不要把长寿当成快乐,不要把夭折看成是悲哀,因为一切是都是自然的,自然的来,自然地去。
庄子告诉人们:不要为荣华高位而恣意放任心志,不要因穷困窘迫而趋势附世,因为身处荣华高位和穷困窘迫的快乐一样,所以不应该有什么忧虑;在对世事时,人不能过度的处于欢心和愤怒中,否则会伤害人的身体,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应敞开心扉,把快乐和愤怒放之一边,不要压抑自己,保持平常心态。
庄子的逍遥和避世对于现代处于疲倦海洋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根救命草,一线给自己昂头面对世事的勇气。庄子的处世哲学,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是一剂心灵镇静剂,让人们暂时抛开世事的纷扰,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和眼光对待生活和学习,因此,当大家们把庄子的处世哲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时,处于身心疲倦的现代人们,找到针对自己的一剂良药,能够帮助他们更快乐地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和工作,面对那理不清的烦恼。
让国学在我们身边,让庄子精神永远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