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田园初一作文600字6篇

时间:2024-07-31 00:14:26 一键复制

家乡的田园初一作文600字6篇

家乡的田园初一作文怎么写?好优异作文网给您整理了6篇家乡的田园的作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第一篇:家乡的田园】

我的家乡在中山,虽然过春节时比不上其他地方热闹,但也有几大特点。

“年二八,洗邋遢”,就是要进行大扫除。打扫也有讲究,扫地时必须从门口一直扫到屋子里,“好的扫入,坏的扫出”这句俗语流传至今,还要清洗家具、衣服等。这天洗澡要用柚子叶烧的水来洗,据说这样可以辟邪。

年初一非常热闹,早上六点就要放鞭炮。起床后就能看见院子里红红的散落一地的鞭炮屑,充满了过年的气氛。年初一的早饭必须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相当于除夕夜的晚饭。这一天几乎不吃荤菜。早饭是由发菜、香菇、粉丝、腐竹等素食组成的。吃完早饭后,全家人要轮着向神灵保佑,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新年的愿望和几句祝福的话语,如果今年的愿望实现后,要上三炷香,表示对神灵的感谢。说完之后,把放在桌子上当供品的酒倒一半在地上,表示神灵已经喝了。

年初二是去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的,一般要带六个或八个桔子送给亲戚,表示吉祥。

年初三到年初六大多数人都回老家了。

元宵节当天才开始打扫院子里的鞭炮屑。这天是要吃汤圆的,也要进行春节的收尾——开年糕,年糕一般有三个,开年糕要到最后一天才开。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第二篇:家乡的田园】

家乡的秋天,村野乡间五彩缤纷,热闹非凡。

羊肠小路上那大片大片的野菊花迎风绽放。看,这朵菊花金黄金黄的,高高地抬着头,好似高傲冷艳的公主;它旁边的那朵穿着雪白的长裙,仿佛一位心灵纯洁的小天使;那朵花火红火红的,如同一团朝霞化为菊花,又像一位高贵富有的妇人……

桂子也不甘示弱,它散发出股股浓郁的幽香。这香胜过了春天的玫瑰,胜过了夏天的荷花,也胜过了冬天的腊梅。这香让人嘴馋,你会不自觉地抓一把放到嘴里,甜津津、香喷喷的。桂花晒干后还可以做桂花卤、桂花糕呢!

再看庄稼地里。高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不知是见了谁红着脸笑了;金色的稻子在风中摇摆,沉甸甸的稻穗让它谦虚地低着头;棉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白云,轻飘飘的,仿佛一吹就能上天……

果园里,苹果肥了,像个乐红了脸的小胖子;一个个黄橙橙的鸭梨压弯了枝头;葡萄像晶莹的玛瑙,让人想去摘下一串儿……

家乡的秋天,我爱你!

【第三篇:家乡的田园】

我的老家有一个菜园,那是姥姥种菜的地方。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

高大的玉米、沉甸甸的稻谷,还有各种水果,都是我成长时的回忆。它们是我年少时忠实的“朋友”。

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小麦了。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和姥姥一起去田里收小麦。看那金灿灿的一片,心里还挺激动的。姥姥说,我只要负责玩就行。我便拿起镰刀,望着地上的“草”就乱砍。过了一阵后,我丢了镰刀,抱着一堆“小草”来到了姥姥的面前,从正面看就像一捆小草长了两只小脚丫,一步步地向前走。到了姥姥面前,我将手里抱着的“草”往地上一扔,自豪地对姥姥说:“你看,姥姥,我把杂草都除完了!”你看地上,青的、黄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它们都在一窝里睡着哩!姥姥擦了擦汗,笑着对我说:“真棒!那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杂草’归归类,就像这样。”说着,她便把一些小麦放在一起,把杂草放在一起。我便学着做了一个下午。

又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和姥姥来到了玉米地里。与前几次不同的是,我还带了一只小兔子。那天,我将兔子装进笼里,带到了一棵高大的玉米旁边,用玉米喂兔子,玩得还挺起劲……天色将晚,我玩着玩着便睡着了,但兔子却还很活跃。过了许久,只听得有人喊:“我的外孙儿嘞!外孙儿嘞……”仔细听,是姥姥的声音。“姥姥!姥姥,我在这儿呢!”“你跑哪儿去了?我找你找得好辛苦呐!”我刚想说我在喂兔子,转脸一看,咦?兔子呢?姥姥便说话了:“想想应该是被蛇吃了吧!”蛇?这种地方还有蛇?我心里惶恐不安地想,谢天谢地,我没有被蛇吃掉……从此,我对这片玉米地提高了警惕。

后来,我很少去哪个菜园了,但是,它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烙印。

现在,我将再也见不到那乐园了,因为那个地方已经被拆了。再见了,我亲爱的“乐园”。

【第四篇:家乡的田园】

从小在广州长大,每年回家乡都成了种度假,我总是充满着期待。家乡的天空特别的蓝,海滩特别的好玩,尤其是园子里那青翠的蔬菜,那夕阳西下时的一片金黄,都会让我想拿起笔把它们画下来。

早晨,偶尔放假在广州喜欢赖床的我,总是醒得特别早。起身从窗子往天空上一看,太阳把天阳周围渲染得一片红晕,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空,感觉比广州早晨的太阳更刺眼更明亮。太阳衬得远处的山成了一片暗青色,微风不时轻轻吹来,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鸟叫声。这么美好的早晨,让我有了想出去走走的念头。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邻里不时有人出出入入,有挑着担子出去卖农产品、有清晨起早准备早餐的、也有准备去上班的,大家碰了面,总会打个招呼:“你吃了吗?”偶尔传来一两声汽车呜呜声、自行车的叮零声,伴着小鸟的鸣叫声、渗杂着邻里的乡音,形成家乡清晨别样的交响曲。抬头看着家家户户屋顶上飘起炊烟,让我感觉家乡的早晨是热闹、悠闲而又温馨的。

在家乡住久了,我奇怪地问爸爸:“好像感觉这里的的太阳比广州的太阳出来得特别早啊。”爸爸告诉我,那是因为经纬度的不同,所以看到日出与日落的时间也是不同。我查阅了资料,才发现我的感觉是对,广州更靠近赤道,所以日出日落都比泉州晚,有时至少晚二十分钟,夏天时,更靠近赤道的广州天气也更热些,我也终于知道了北京时间的真正意义。

我家院子特别大,前面是一个湖,后面院子里,奶奶种上白菜、空心菜还有扁豆。爸爸在空地上买了些树木来种。刚拿到小树苗时,看习惯了广州花市那枝繁叶茂的盆栽的我,看着小树苗浑身光溜溜的,我很是奇怪。爸爸告诉我,树苗运输过程为了减少养分流失,所以得把树叶都裁掉。爸爸把坑挖得很深,土也盖得特别严实。这还不简单,我也依葫芦画瓢,挖了一个坑,种上小树苗,刨上土盖着。

小树苗种下去后,我天天蹦到园子,看它什么时候能长出嫩绿的芽儿。有一次,奶奶正在园子里拔草,我凑到奶奶跟前说要帮忙。我一伸手,一提,奶奶就哈哈地嚷道:“傻孩子,你把菜苗都拔起来了。”我挠挠头,嘀咕道:“看着很像嘛。”刚长出来的小草和菜苗看着还真有几分相似。“你去帮忙摘扁豆。”妈妈向我招呼道。我随妈妈来到扁豆前,一株株小苗儿用树枝固定着,上面结着一个个翠绿的豆荚,枝头上还有些白色的、像蝴蝶型的小花。我专挑胖嘟嘟的豆荚摘,奶奶的声音传来:“不要摘那些饱满的,那已经老了,不好吃,留着当种子。”她走过来,摘下一个扁扁的豆荚告诉我,“这种才好吃。”摘个扁豆还有这学问,不识字的奶奶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知识好渊博。

在院子里,我乐此不疲地在院子里“研究”着,以前只能在书本、电视上看到的植物,在院子里我找到了它们真实的影子。我有时学着奶奶浇水,有时拿把铲子找块空地,四处挖着寻找蚯蚓、盖栋泥房子,院子里留下我的一个个杰作。有一天,当我来到院子里,我惊讶地发现,爸爸种的小树苗长出嫩的芽儿,我种的小树苗却还是光溜溜的。我纳闷了,要知道我也是按照书本的方法来种的呀。爸爸告诉我,因为我没有帮小树苗周围的土踩实,风吹时,小树苗会被晃动,而且根就不会往下长,要知道越往下土壤的养分越多,树苗也会扎根得越结实。自认为熟读百科知识的我,头一回发现,原来自己知道的还是那么少。

在院子里,时间过得特别的快。奶奶总会挑傍晚时分来浇水,水漫过泥土,慢慢地,土里的水不见了,我似乎看到小树苗、小菜苗们正在尽情地喝着水。看到水一会儿就干了,奶奶就会多浇一会儿。太阳在天边染成一片火红,余晖倒映在院子前的湖水里,随着微波轻轻地荡漾开来,自行车的铃声从远处陆续传来。一只小猫悠闲地在塘边漫步着,想起《小猫种鱼》的故事,我不由得心想,这小猫是不是正等着池塘里跳出的鱼儿呢?

在家乡的悠闲总得过得太快,我又得回到广州。夜晚,当我站在阳台上,抬头看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我也成了另一个数星星的孩子,只是张衡能发明出地动仪来,未来的我能发明出什么呢?伴着蛙声、伴着犬吠,我做了一个甜甜的梦。

【第五篇:家乡的田园】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山清水秀,树木郁郁葱葱,是个鸟语花香的好地方。

一天,我来到田野,被眼前的一片五彩缤纷的世界惊呆了。这里有蔬菜,那里有庄稼,红的,绿的,黄的,色彩明丽,美丽极了。你看那玉米,最引人注目。他穿着绿袍子,笔直地挺立着,简直就像一个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军。可爱的西红柿,像一盏盏小灯笼。这边的萝卜可是我的最爱,它像个钻头,深入泥土里,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怕见生人不肯露面。

鸡,乡下人家总会养几只的。只要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总能见到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有时还会看到两只大公鸡在战斗呢。

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每逢过年我总要回到家乡看看,看看那里的亲戚朋友,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我爱我的家乡,这个纯朴美丽的小村庄。

【第六篇:家乡的田园】

我的家乡在湛江,那里有一片美丽的大海,我爱那片美丽的大海。那片大海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海不扬波,时而狂风暴雨。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

早晨,海是温柔的。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就像一位美丽的、害羞的姑娘,把脸遮了起来。渔民早早的就出去打鱼了,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嘛!

中午,我走在沙滩上,滚烫的沙子让我的脚感受到炎热的滋味。听着海浪编出的歌曲,走在滚烫的沙滩上,那个时候多么美呀!

傍晚,是海水涨潮的时候。海风“呼呼”地刮着,浪涛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呼啸而过。那般雄壮的声音令人发颤。听着那汹涌澎湃的涛声,仿佛那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已经走进了战场。我也好像已经听到了那般雄壮的声音。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友情链接
Top